下水仪式“翻车”配资平台的行情,5000吨战舰成笑柄
5000 吨的军舰下水,说翻就翻?这可不是在开玩笑。5月21日,朝鲜清津造船厂本来准备上演一场扬国威的盛典:数千名官兵整齐列队,金正恩亲自到场,要见证国产新式驱逐舰荣耀入水。
谁料想,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这艘被朝鲜媒体誉为搭载“东方神盾”的海上重器居然来了个惊天侧翻:船体滑下船台时失去平衡,船头死死卡在滑道上,船尾栽进水里,多舱进水,整个舰身倾斜达45度。
现场一片哗然,高级将领们的脸色瞬间比舰体还铁青。本该风风光光的下水仪式硬是变成大型翻车现场,朝鲜辛苦打造的“面子工程”登时变成了天大的笑柄。
更尴尬的是,这场事故在几小时内就传遍了全世界一美国商业卫星拍下了半截军舰挂在船台、半截泡在水里的狼狈画面,并第一时间曝光于网络。
展开剩余73%朝鲜原指望借这艘新驱逐舰向外界秀肌肉,结果全世界看见的却是它趴窝在港池里的尴尬景象。金正恩能不震怒吗?他当场怒斥事故是由于“疏忽和不负责任”导致的“不可接受的严重犯罪行为”,下令火速成立特别调查组,要给这出闹剧找个说法。
想靠自己把它扶正,难度同样是肉眼可见地大。怪不得十天过去了,朝鲜救援进展依旧停滞不前,金将军定下的“月底前修好”政治任务眼看要黄了。
高层震怒,责任人接连落马
军舰没扶起来,人倒是先抓了一批。事故发生不到24小时,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就被直接带走审查。紧接着5月24日,朝鲜调查组向中央军事委员会汇报时,又有造船厂总工程师姜正哲、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行政副厂长金勇鹤三名高管被抓了。
这还不算完,25日连朝鲜军需工业部的副部长李亨先都被押上了调查名单 -追责风暴已从造船厂烧到了更高级别的决策层。有分析直言,短短几天揪出一堆领导,一个一线技术员都没动,这不是简单的技术事故问责,更像是一场震怒之下的震慑示众。高层铁了心要拿管理层开刀,同时刻意保护技术骨干,生怕一锅端把造船人才也搭进去。
金正恩已经放话了:这次事故将作为严重责任事故提交党内审查,全程当成政治事件来处理。他还要求驱逐舰修复必须在下月会议召开前“无条件”完成。可想而知,相关人等哪个敢懈怠?奈何木已成舟,再大的官帽也扶不起躺在水里的船。
造船底子薄,这艘战舰冤不冤?
事故闹这么大,很多军迷开始琢磨:朝鲜造船业是不是摊上技术短板了?说实在话,朝鲜这些年军工发展是玩了把“军备狂飙”,啥新鲜玩意儿都敢弄。从洲际导弹到潜艇再到大舰,速度是上去了,质量恐怕有点跟不上。
美国智库统计,近几年朝鲜起码有3次导弹试射失败、2起潜艇事故,这次驱逐舰下水翻车只是冰山一角。一位消息人士甚至透露,出事的下水滑道是照搬苏联老图纸设计的,并没有根据新舰更重的排水量做充分校核,结果可想而知。也就是说,这艘战舰有点“生不逢时”--赶上了经验不足、基础不牢,又为了抢进度而埋下隐患的节骨眼上。
朝鲜海军过去主要玩小艇小船,头一次造5000吨级的大家伙,既想炫技又缺火候,最后阴沟里翻船也不奇怪。
朝鲜官方嘴上不肯认怂,仍反复强调“损伤不算严重、修复可行”。可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没有外援,这口气他们很难顺利咽下去。
我们国家在海上打捞领域的实力那是有目共睹的一一全球排行前五的巨型起重船“振华30号”就在我们手里,单臂起重能力达1.2万吨!据业内估计,凭我们先进的浮吊和浮船坞技术,给朝鲜这舰扶正稳固,可能三两天就搞定初步工作。
问题是,朝鲜舍不舍得拉下这个脸来找帮忙?更何况,修这艘军舰在他们自己都定了调是“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任务”。要真靠外力帮忙,他们脸上能挂住吗?但不找外援又不行,进度一再拖延下去,同样丢不起那个脸。两头为难的情况下,金将军恐怕也是一肚子火没处撒。
事故已经出了配资平台的行情,舰也翻了,高官也抓了,最后这条“大鱼”能不能救活?朝鲜如今进退两难,只能硬着头皮往上顶。金将军震怒归震怒,可再大的火气也替代不了硬实力装备。眼瞅着救援十天仍然毫无进展,这个场子到底能不能找回来,恐怕只能看朝鲜自己接下来怎么收场了。
发布于:安徽省稳拿证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